close

太行山下

太行山下網路熱賣

太行山下網友評鑑5顆星

買過的朋友都說物超所值

博客來人文史地-中國史地分類熱銷好書

  • 定價:350
  • 優惠價:9315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

  • 太行山下

    如果您還想深入了解太行山下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作者生於中原文化發源地,加之儒學古籍的浸淫,歷經戰亂流離苦難,走過黃河長江兩岸,以財務會計專業的角色,見證了抗日戰爭種種,以及台灣經濟的成長發展,透過史傳式的回憶記錄,展現中華文化生命的延續。

      作者為河南省林縣橫水鎮人,於二七年進入在合澗鎮新成立的林縣中學,後經戰亂,學校遷至豫西靈寶復學,又輾轉到靈寶繼續學業,在高二階段,日軍又侵犯豫西,又流亡至西安,因為離鄉背井,多無經濟支援,遂在卅三年暑期考入管吃住的軍需學校,畢業後遷到台灣來工作。光陰似箭,作者也已白髮退休,以良好的國學基礎,文筆通暢的寫出自己在戰亂中遭遇以及奮鬥歷程,不僅自己可以勉惕,也可讓後輩們有所遵循努力向上。

    作者友人張斌代序言及值得一提的幾點,頗有意思,摘錄於下:

  • 一、我們故鄉林縣(現已升格為林州市),位於太行山東麓四面環山,形勢險要,是縱跨河北、河南和山西中間太行山最美麗一段,其中山水秀美號稱太行大峽谷,目前已成為豫北重要觀光景點,在與日本作戰初期,日軍沿平漢線鐵路南下,林縣仍是一片乾淨土,日軍雖在南部拓展疆域,而未攻佔林縣,如同芒刺在背,非拔掉不可,因此聚集大軍,於卅一、二年進行兩次大規模掃蕩,偏遭四十軍一○六師李振清堅強抵抗,戰況激烈,以簡單配備與配備優良且有空軍支援的日寇作殊死戰,雖有傷亡,但敵人損耗在數倍之上,發揮以寡敵眾精神,李師長因此而獲得李鐵頭之尊號,來台後曾被任為澎防司令,後升任為陸軍副總司令,郭兄描述二次激戰狀況不輸於行軍記者之描述。
  • 二、林縣棄守後,林中到豫西靈寶復校,我們尚在高二肄業,得到消息後,每位學子都想到母校去完成學業,我們集合十餘人,由楊懷珍老師帶領,首次離開故鄉,繞道開封商邱,經界首漯河而到洛陽,到靈寶復學後,雖有書可讀,但每人補助不多,每日二都是一個黃麵饅頭,蘸辣椒粉當菜吃下,此時正是生長期,食慾旺盛,每天都在飢餓下硬熬過來,鍛鍊成堅強體魄,後來又經敵軍向西掃蕩,許多青年學子分頭紛紛跑至西安,幸賴政府早有準備,在北大街設有戰地學生招待站,南院門有青年失學輔導處,只要如實登記,即可能繼續讀書,以勉凍餒之苦,讀這一段令人想起政府對青年學生所費苦心。
  • 三、我們流亡西安時,不時聚首,並以林縣富商在西安尚仁路開設之「集興成」商號為聯絡中心,在那裡巧遇第十三聯中(設在輝縣)校長徐翊中老師,徐老師原在第三區聯中(林縣聯中)教英文,為照顧青年學子,同意我們隨附該校畢業班就讀,並每人發予一紙臨時畢業証書,我亦由「衡湘」易名單字「斌」,載入證書上,三十四年暑假,許多軍事學校到西安招考新生,不花錢而可讀書,正是我們想去的地方,斯時靖寰兄已考入軍需學校,我想考軍醫學校(國防醫學院)以投入醫界服務,乃持臨時畢業證書,前往報考,倖被錄取,不勝欣慰。當時各戰時學校視環境適合否,不時搬遷,軍醫學校由西安而貴州、而上海,最後遷來台灣,如此這般,繞來繞去,終於完成心願,現在想來,如非一紙臨時畢業證書,我還無緣為一名醫師。
  • 四、這冊書也是有完善遊記描述,因為戰亂,當時青年學生走了不少地方,他對我們出身林州市已有詳細記述,以及他由寶雞到四川沿途風光敘述不少,成都重慶描繪很多,勝利復原,他已由學校畢業,回京滬籌設經理、財務學校,放寬胸襟更可暢遊,沿長江出川對三峽、宜昌、武漢、南京、上海,各地風景美點,皆有著墨,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,才有曠達胸襟,在昇平時,青年學生很難有此機會。

      在出版後記中,作者補充說明「太行山下」這個地方:「若干年前,尚在軍中服務時,鄉思難解,輒有如此感嘆。當時兩岸關係限制綦嚴,尺素難通,何云往還?開放後,多次探親,鬱鬱稍解,茲以八二高齡,回憶錄《太行山下》。‧‧‧近期,.有晚輩扶持,乃有重行登臨太行山之念。‧‧‧一家八口從太行大峽谷北端之絡絲潭(天橋斷)、青年洞、王相宕、桃花洞、冰冰背等作系列性之瀏覽。雖係舊地重遊,而觀感迥不相同,蓋以絡絲潭水奔騰澎湃,形成多處飛瀑,與枯水期之靜謐幽深,大異其趣,濁漳河水在此嘯鳴沖擊,迨越過石陣後,始悄悄東流。而青年洞深邃如昔,但從一線天夾道登臨山頂後,穿過兩山間新建鐵索懸橋,行走其上,懲悠晃晃,下臨絕壑,令人魂飛。‧‧‧此谷乃太行峽谷之谷中谷,最狹處僅二十公尺,全長七公里。稍向前行,即為黃龍潭,瀑布從高崖垂下,蒼壁白練,相胦成趣,流水相聚成潭,平若明鏡,其下五十公尺處有一塊巨石,名為「琴台石」,傳說姜子牙來此遊覽時,被山色流水陶醉,席地而坐,支起琴案,彈奏樂曲,樂而忘返,當你在此靜坐,似還能聆聽美妙的樂曲聲,余夫婦曾在此合影留念。‧‧‧太行峽谷景觀處處,天平山、小西天、黃華谷等,余亦次第登臨,尤其是天平山,以其峰勢峻極,「上平於天」,有天平北雄、太行之脊之美譽。北宋時名相韓琦經營驛道以通晉豫,山瀑流泉,神秘莫測,為歷代仙釋之徒、聖人雅士遊賞栖息,帝王叛臣屯兵留寨之地。我們在天平山觀景台小憩,真有「撥雲尋古道,倚樹聽流泉」之感受。自此遙望小西天,晉豫雄關十八盤天險,為歷代兵家戰略要沖,二千五百年前,晉將趙勝擊敗齊兵於此,其後石勒、高歡、趙匡胤、李自成皆曾屯兵於此。近代平民領袖(天門會頭頭)韓欲民亦曾屯兵北峰之四方,抗戰時新五軍師長劉月亭在此兵敗被俘,所以天平山實具有深厚之歷史文化背景。」

    作者簡介
      郭靖寰,字海屏,河南省林州市人,生於民國十二年,軍需學校(國防管理學院前身)畢業,軍中退役後轉調華視。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•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feature 的頭像
      feature

      博客來-book網路書店-人文史地

      fea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